《红高粱》:赢了“合理”,输了“真实”

时间:2014-12-11 | 编辑: 江涛

摘要:在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中,《红高粱》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作品之一。选择《红高粱》这样一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,体现了投资方和创作团队的眼光和 勇气。“诺贝尔文学奖”和“金熊奖”的巨大光环显而易见地会为电视剧的收 ...



尽管受到一些质疑,电视剧《红高粱》仍然可以说是一部可圈可点的作品。总的看来,它比较好地把握了原作的精神内涵,用更加符合当代观众审美情趣的情节设计、视听语言丰富了原作的精神内涵,比较好地实现了艺术精神与大众趣味的统一。这是电视剧取得成功的关键。

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惟一的,但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,就面临着多种可能的选择。电视剧《红高粱》的创作团队选取了一种比较符合创作实际也 比较符合艺术规律的改编方式,不是努力超越小说和电影,而是另辟蹊径,在开掘的广度上做文章。因为电影《红高粱》已经做到极致了,在不太可能超越的情况 下,最好的选择就是拍一部不一样的作品。如果在现实的条件下,创作团队挖空心思创作一部比小说、电影思想更深刻、艺术更精湛的电视剧,反倒是走了一条歧 途。

在改编原则上,电视剧《红高粱》的创作团队采取了一种“保留主干,添加枝叶”的方式,基本按照原作的主要情节线索展开故事,同时运用各种手段、 从各个方面去丰富原作,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电视剧是一部比小说、电影更加丰满、更加丰富、更加有趣的作品。比如电视剧里增加的朱豪三这个人物就很成功。无论 九儿也好、余占鳌也好,生活空间有限,在生活中产生的作用也有限,对于这样一部大体量的作品来说,有时候难以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,但朱豪三就不同了, 他可以做很多九儿、余占鳌做不了的事情,在官与民、官与匪之间搭建桥梁,不断地挑起矛盾冲突,给故事带来动人的色彩。比如罗汉,电影里的罗汉很有特色,但 因为篇幅限制,不可能用过多的笔墨来表现他,但电视剧里就不一样了,有足够的叙事空间,可以充分展开这个人物,让他对九儿产生更大的影响,并且深入到他的 内心世界,于是,电影里那个只见筋骨不见血肉的罗汉,在电视剧里就变得有血有肉。再比如淑贤,这个人物是电视剧创作团队在丰富原作精神内涵方面的一个重要 贡献。淑贤在精神气质上与九儿有着强烈的反差,比较容易也比较自然地构建戏剧冲突。她代表着传统文化特别是封建礼教对人的禁锢,与接受了新思想熏陶的九儿 之间的矛盾又带有文化冲突的意味。另外,电视剧还通过她与罗汉、玉郎等人的关系,写出了她内心的痛苦、内心的冲突,通过几个不同层面,丰满而立体地写活了 这个人物。这些都是电视剧《红高粱》值得称道的地方。

电视剧《红高粱》走的是一条商业化的道路,取得了经济上巨大的成功,但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。其中最主要的一个,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而造成 的情节、人物失真。比如剧中九儿被土匪花脖子绑架,为了自保,给花脖子出主意,让花脖子借绑票之名同时敲诈张继长和戴老三,虽然出于无奈,但未免显得刻毒 了一点。还有九儿为了出气,挖空心思制造陷阱,让玉郎勾引淑贤,败坏淑贤的名节,也让人有一点阴暗的感觉。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:这还是那个有情有义、敢 爱敢恨的九儿吗?这还是那个充溢着生命活力与热力的《红高粱》吗?当然,写缺点可以让人物性格更加丰满,更加富有生活质感,但如果为了吸引眼球、追求刺激 而刻意制造缺点,就会对人物形象造成极大的伤害。还有,九儿这样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农村女子,不管在土匪窝里还是在县衙门里,都表现得那么从容、淡定,处 理问题举重若轻、游刃有余,其可能性令人怀疑。故事的后半部分,日本人不断拉拢九儿,利用九儿劝余占鳌投降,甚至让她出面当维持会长,这在当时完全是不可 能的事情。剧中这样设计的原因不难理解:九儿是全剧的主角,为了让她成为戏剧冲突的中心,需要把各种矛盾都集中到她的身上。但过分放大九儿的作用,让人物 承担无法承担的功能,而忽视了时代环境对人物的制约,就会造成人物与环境的脱节,甚至带来人物的变形。此类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。淑贤和罗汉两人换上婚服, 在众亲友的哭声中悲壮地走向刑场,完全是“刑场上的婚礼”故事的移花接木;朱豪三与花脖子联手对付余占鳌,与这个人物的性格和价值观背道而驰;恋儿突发奇 想跨上马跟着余占鳌去当土匪,更是典型的好莱坞桥段,不是那个年代高密可能发生的故事。这些人物的行为从剧作本身的逻辑来看固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,但从反 映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,明显缺乏生活和心理的依据,因而也就不够真实,而且,作品对于时代环境和历史氛围的描摹愈是真切,所引发的失真感就愈发强烈。

如何处理好真实性与合理性之间的关系,是电视剧创作中一个棘手的问题,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:合理的不一定是真实的,某些仅仅具有合理性的情节 仍然可以产生动人的力量,但一般而言,这类作品整体是建立在合理性基础之上的。对于电视剧《红高粱》这样一部具有特定时代背景和真实历史氛围的写实性作品 来讲,真实性无疑是作品的基础,剧作的逻辑应当服从生活的逻辑,当合理性与真实性不一致的时候,应当坚持真实性大于合理性的原则,否则,就会削弱作品的感 染力。


免责声明: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,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,与爱特豆无关。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有误,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,文章仅作参考。

关注爱特豆:
扫描下载APP
发布活动、参加活动,
影视类活动抢票神器!
关注订阅号
随时查看影视最新资讯
权威,及时,有情怀!
相关文章:
评论一下

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: 010-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kefu@itedou.com
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注册入口 | APP下载 | 寻求报道

Copyright © 2015-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 京ICP备15044288号-2   京网文[2018]4740-381号

X